身處高溫曝曬的台灣,你都如何挑選防曬商品呢?相信大家對於選擇最高等級防曬時要選SPF50+,PA★★★★已經非常熟悉。但有時候買了歐美防曬卻發現只標示UVA、UVB,而且完全沒有「★」或「+」做參考。就讓我們國際觀一下,簡單從UVA、UVB就能挑對防曬吧!

 

 

紫外線 (Ultraviolet) 縮寫為 UV,分成UVA、UVB、UVC,分別代表不同波段長度的紫外線,紫外線分成UVA、UVB、UVC三種不同波長,而波長從長到短分別是:UVA>UVB>UVC,波長越短,穿透力越強

 

蓓樂膚科研小知識

在國外臨時要使用防曬,在美國防曬櫃前茫然,因為上面的SPF竟達110,而且完全沒有「★」或「+」做參考,難道外國人真的只怕曬傷,不怕曬黑?當然不是!包裝上早就透露訊息。
首先,要確定自己買的是「防曬」而不是「助曬」,不要看到商品有顆太陽就以為是防曬,歐美地區有助曬的習慣,購買前最好還是仔細看一下,小心挑錯商品成為小黑炭!就讓我們國際觀一下,共同認識各國防曬品標示吧!
 

  
 

1. UVB

波長較短,波長介於280~320奈米,大約90%會被臭氧層或雲層所吸收。UVB會抵達到肌膚表皮層,是導致「曬紅」、「曬傷」的主要因素。 想要阻擋UVB,全世界皆以SPF表示。假設沒擦的皮膚 10 分鐘就曬紅,而有擦防曬的過 100 分鐘才曬紅,那 SPF 就是100/10=10。簡單來說,SPF10 代表該產品可以曬紅的時間「延長10倍」。 換成SPF50 的產品來說,就是可以『讓你被曬紅的時間』延長50倍,若無長時戶外活動需求,SPF30已夠一般日常使用。
想找不油膩,超清爽防曬推薦(點文字)
流汗也OK!戶外玩水防曬推薦(點文字)

 

2. UVA

波長較長,波長介於320~400奈米,可穿透雲層、玻璃進入室內及車內,能穿透至肌膚真皮層,主要使肌膚「曬黑」和「老化」。

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建議指標,對 UVA 保護力達到 UVB 的三分之一以上(UVA / UVB ≥ 1/3),就可以掛上這個標示。

國際標示大不同,區分成兩大類,

【防曬強度】

ž 日系PA: 台灣熟知的PA+~++++,一個+理論上為增加10倍曬黑時間。

ž 日系PFA: 三級距,PFA2~<4≒PA+; PFA 4~<8≒PA++; PFA≧8≒PA+++。

ž 歐系PPD: 四級距,PPD2~<4≒PA+; PPD4~<8≒PA++; PPD8~<16≒PA+++; PPD≧16≒PA++++。


 

【防曬均勻度】

ž 歐系:  UVA保護達UVB的三分之一時,會做此標示。

ž 美系Broad Spectrum: 臨界波長數值愈大,代表著防護廣度愈大,大於370nm才得以標示Broad Spectrum(廣譜防曬)。

ž 英系Boots Star Rating: 類似我們熟知的★,但英國Boots Star Rating可到5顆星星(ULTRA)。


 

依下圖,各國防曬強度、防曬均勻度可互相比對,例如:日本PA+防曬強度類似PPD 2~<4等級,理論上可延長曬黑時間20-40分的防護力。
 

 

看得眼花?好多標準看哪個最適合?

【防曬均勻度】

會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只要防曬報告有標示Broad Spectrum(廣譜/寬頻)就表示是好防曬喔!
沒時間比較各家防曬?蓓樂膚直接幫你挑超廣譜防曬(點文字)


 

溫馨提醒

再強效防曬產品,2-3小時補擦才是醫界認可的正確的防曬法。

敏感性肌膚請盡量避開光毒性Benzophenone防曬成分,並且選擇只讓防曬劑乖乖停在表皮的低滲透型處方。
想挑防曬不知從何下手!懶人推薦兩支防曬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