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臉發紅就是敏感肌嗎?有可能你只是皮膚過敏喔,一篇帶你破解你是敏感肌還是皮膚過敏!
對敏感肌膚族群而言,皮膚像個「火山」,常常失去控制,稍有不慎,就感到發熱,彷彿燒起來一樣刺痛麻癢。
充血而潮紅的臉部總讓人沮喪,似乎每個人都能看到現在這般不佳皮膚狀態。
不想總是受到傷害,讓我們正視敏感,學習和平共處
✤什麼是「敏感性肌膚」?
敏感性肌膚是新近產生的皮膚症狀術語,近年來,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女性和近一半的男性皆認為自己具有這種困擾
認為自己的肌膚較常人更易受到外界環境或臉部產品的侵害而產生過度反應。
皮膚症狀包括:
.感官: 緊繃,刺痛,麻癢,灼燒
.症狀:紅斑、潮紅、水腫
.皮膚的敏感程度因人而異
✤敏感可以是先天與後天造成的
種類 | 原因 |
先天 | 與遺傳有關,多為敏感體質或特別容易乾燥缺水的皮膚。 |
後天 | 1.環境,諸如季節轉換、氣溫及濕度的變化、空氣污染、紫外線的照射等。 |
✤敏感肌的可能成因?
.屏障功能低下
健康的皮膚角質應該排列緻密,角質間脂質結構完整,可充分抵禦外界刺激,並且防止表皮水份蒸散。
敏感脆弱肌膚則相反,角質排列鬆散、脂質屏障破損,無法留住水分,更無力抵擋外界刺激。
.乾燥缺水
皮膚是直接與外界接觸的器官,低溫、低濕度、冷風直吹、熱氣蒸散、汗水流失、日光曝曬、甚至是環境汙染氧化壓力等,都會造成肌膚直接、間接性缺水。
水分失常,細胞代謝自然不正常,不健康細胞組成不健康的肌質,乾燥、敏感、緊繃、老化、暗沉接隨而來。
.神經過度反應
神經發達是好事,但對敏感肌而言就非100%肯定了。
過度神經反應除了造成血管擴張使皮膚充血發熱外,大腦更接受到強烈刺癢訊號,讓人不自覺想搔癢。
已經充血脆弱的肌膚經過這一波物理性抓癢攻擊,發炎惡化加劇。
對於神經過度反應型敏感,僅角質修護是不夠的,需配合壓制與緩解神經激發的活性成分做輔佐,方能阻斷「刺激→搔癢→發炎」的惡性循環。
.後天摧殘
再健康的皮膚,也禁不起錯誤保養的破壞。過度清潔與去角質讓表皮變得薄弱,失去該有的屏障效能。
錯誤護理手法,例如::使用化妝水時大力拍打皮膚的手法,並不能加強吸收,反而使角質破裂受損。
塗抹溫和性不佳的保養品,更無疑是在挑戰皮膚耐受性,慢性發炎直接造成肌質全面弱化。
✤這次全搞懂! 「過敏」、「敏感」大不同
使用護膚品出現不良反應時,往往讓人以為自己「過敏」了。其實「過敏」≠「敏感」,二者症狀類似,但成因與機制卻不同。
「過敏」具個體特異性
舉例而言:小花用會過敏的東西,不代表小華就一定也會過敏。
「敏感」跟皮膚耐受度有關
只要是刺激物就會造成傷害,但刺激程度因每個人的皮膚耐受性而有輕重之分。肌質耐受力越差,能夠接受的刺激物濃度越低。
所以,日常保養一定要慎選!養好強健的肌質,抵禦外界刺激物,才不會常常出現敏感警。
類型 | 描述 | 不良 | 成因 | 族群 |
敏感 | 為一種膚質特性。屏障脆弱者,對環境刺激反應大。 | 刺激性 | 接觸能直接毒害細胞的物質,如刺激性、光毒性、強酸強鹼… | 每個人都會發生。 |
過敏 | 屬於免疫病理反應。體內釋放大量組織胺,導致紅腫熱痛。 | 過敏性 | 接觸到讓皮膚過敏的物質,蛋白質抗原、香精單體、防腐劑、植物致敏原… | 具專一性。 |
◈ 小tips:日常簡單4方法,快速判斷「刺激性&過敏性皮膚炎」.使用產品後馬上感到刺痛,且紅腫區域在塗抹範圍內→ 刺激性.使用少量產品無症狀,但高量或頻繁使用下產生不適→ 刺激性.使用產品6-12小時後才發疹搔癢,紅腫區不限於塗抹處→ 過敏性.第一次使用無異狀,第二~四次使用卻馬上起疹搔癢→ 過敏性 |
「敏感」與「過敏」可能同時發生!屏障脆弱的敏感肌受「過敏原」入侵機率只會更大,不會變小。因此,在護理品的選擇上,更要留心其溫和與安全性。
✤保養遵守4守則,敏感不易發作
1.避開致敏原為首要法則
避開致敏原為最基礎作法,化妝品中常見的致敏原:
.爭議型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 、Methylisothiazolinone (MI)、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MCI) 、Iodopropynyl Buthylcarbamate 、甲醛釋放體(DMDM Hydantoin、Imidazolidinyl urea) |
添加成份並不是越多越好,也非越少越佳,重點在配方設計合理性與安全控制。
優秀的敏感肌專用保養品,不只滿足於不引起敏感的低標準,而是能有效修護肌膚,甚至恢復正常。
2.減少外界刺激為上策
抵抗力薄弱的皮膚最經不起「刺激」。
除了保養品的刺激,日常生活中皮膚需要承受許多來自外界刺激,皮膚刺激不只會敏感,更嚴重會造成老化
對於外界環境刺激可做如下應對:
乾冷 | 避免直吹冷風,徹底做好皮膚的「補水+保水+鎖水」。 |
濕熱 | 多喝水,使用能減輕微血管擴張充血的舒敏物。 |
日光 | 不要直射太陽,並做好防曬,塗抹防曬品、穿戴抗uv外套與遮陽傘。 |
汗水 | 使用耐汗或汗水排除護理品,並對因汗水蒸發而留失的表皮水份與電解質做補給護膚。 |
皮脂 | 塗抹可降低皮脂氧化與控油產品,適當配合舒敏劑來緩和游離脂肪酸引起刺痛不適。 |
空汙 | 帶上口罩,使用防止汙染粒子沾附的隔離產品 |
生活習慣 | 規律的生活作息,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吃維生素B、C蔬菜水果。 |
避免肌膚受刺激不僅只為了降低敏感,更能減緩老化。幾乎所有的刺激源都會使體內產生氧化壓力,引發自由基攻擊細胞直至失活死亡。
人類細胞分裂更新次數有限,這般高速折損之下,老化將比預期更快來臨。
3. 「保濕」為護肌之本
水分為細胞生命之源。當細胞缺少水份,代謝將變得不健全。失去活力的細胞自然無法合成出必要酵素和蛋白質。
試想,缺少了這些功能性結構物質,皮膚怎麼可能展現出健康與富抵抗力的狀態呢?
護膚基礎皆從「保濕」做起,容易乾燥缺水敏感肌絕不可輕忽保濕重要性。
保濕學問大,只做到補水是不夠的,水份還是有可能因揮發而散失。
傳統上,潤膚脂(植物油蠟、石化油蠟)與大分子成膜物(玻尿酸、聚醣、多醣)都能幫助鎖住水分。
而目前最新的技術為「仿生層狀乳化」+「緩釋型保濕」。
「仿生層狀乳化」能製造出與角質間脂質結構類似的乳液,彷彿第二層皮膚般緊密保護與維持水分。
「緩釋型保濕」是將「小分子補水成份+大分子鎖水成分」以千層派方式夾心包覆,保濕成分並非短效釋出就消耗殆盡,而是逐漸釋放,為皮膚帶來長時間水感滋潤。
4. 強化角質屏障,打造保衛城牆
全體敏感肌都有的皮膚生理特徵-「脆弱角質」。根源解決敏感問題,關鍵在「維持角質屏障健康」。
角質層堆疊有如砌牆,細胞像磚塊,黏合水泥則為脂質間質。這些脂質常因老化、日曬、清潔、磨擦…甚至塗抹低親膚乳化製品慘遭破壞而流失。
狂擦保濕產品雖能暫時舒緩乾燥,卻不能從肌質改變,若不慎使用到不適合的保濕品,反而更容易帶給肌膚負擔,弄巧成拙。
重建角質屏障從減少破壞開始,例如使用溫和型洗沐劑,塗抹防曬避免日光傷害與不過度去角質。
再來,使用補充角質間脂質保養品,幫助磚牆結構黏合更堅固。
最後,使用「仿生層狀乳化」製品,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有效且持久的保護層,不僅協助提升屏護功能,更能幫助舒敏成分滲透與確實停留,有效且持續地發揮功效。
肌膚屏護力提升,刺激難侵入,水分得以維持,肌膚將不再輕易發紅刺痛,重回柔潤細緻好肌質。
敏感肌是一種生理學反應症狀,並非疾病需要藥物治療。使用適合的產品與正確護理方式,將能大幅減輕皮膚不適症狀,重拾期盼中的美好生活品質。